《待业青年》

搁置了一年,好不容易空出精神来观赏,本以为是部过于灰暗的电影,看着看着,却看出了好多电影以外的情绪。关于这样一部以黑白和彩色来区别半自诉半录影的纪录片,一如一部影像式的结集一般,录下了各式各样的人的独白。其中有大学生,有中学就停学的,有画漫画的,有涂鸦的,有搞音乐的,有打游戏机的,有打篮球的,等。这些位于青少年二,三十岁那一阶层无处安放的迷惘,疑惑,挣扎,还有那些一箱箱无法适应的枷锁。有人盲目地逃避,有人挂满问号地接受。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都一样默默地期许着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从那些一开始就没有退路的选择开始,看看到最后还能剩下些什么,陪伴着自己到老。

是否,最初不选择这样做就会后悔一辈子。不单止片中,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问号。关于如此扎实存在着的一个问号,各式各样的人都在不一样的选择中找到不一样的答案。一生人当中,就只有这样一次青春的机会。转眼即过的青春,可以做到的选择也不多。最终我们都只能看着自己的选择,要么乐观着面对,要么悲观地羡慕着他人。除此之外,还能怎样?

后来,一面看着电影,一面想起自己。
再后来,一面敲着文字,依旧一面想着自己。

自己啊自己,生存在这一个年代,我们是否都过于夸张地放大着自己。仿佛一个不小心忽略自己,就会非常对不起自己那样。因而我们自负着,我们也纠结着。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什么是对自己不好的。应该如何才会感到满足。应该如何才不必那么痛苦。可很多时候,我们都忘了,因为有上一代如此努力地打拼着,保护着我们这一代,我们才能如此任性地舒适地过活着。也许就因为生活过于安逸,才不会轻易明白什么叫艰难。对于这样自由地过头的死小孩,是不会明白没有选择的意思。

说起《待业青年》,曾经,我也当过两个月的待业青年。两个月的时间有多长,对我来说是一段属于很长很长的时间,可以这样名正言顺地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还记得中学的时候,有一次趁着学校放假飞来kl瞎逛。有一天,心里不平衡地紧了,我把自己关在厕所内干哭。然后一直问着为什么。为什么别人放假就是放假,为什么别人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随心安排想干嘛就干嘛。为什么我放假就等于工作。除非像这样出走着,不然放假与我无关。我忘了,当时究竟哭了多久。我只知道,哭完以后。日子一样往前进。出走结束,回到家还是一样什么都没改变。但,“自由”这潜意识更加深深地埋在心底。

因为自由所以自律。自小就是过于自由的我,是个只听自己不听他人劝告的偏执狂。家里人不会对我说,考试要到咯,还不快去念书。更不会对我说,毕业了,你应该去读那一科什么的。不,什么都没有。所以我必须自律。很多时候我也必须自己做决定。该不该。要不要。当初中学时选择帮忙,我就应该有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也许当初是纯粹的,什么都没想,却做着做着,做出来如今这一个我出来。随便表明上是帮忙着,表面上储蓄也是不断增加着。可,暗地里内,心底却是不平衡的。

就好象《黑夜骑士》里joker想证明的事实那样。Harvey凡是都喜欢用硬币来做选择。因而他随身携带着一枚自制的硬币,双面都是同一面的硬币。身为这样的光明骑士,到最后还是让joker给推翻。人,怎么可能一直都是正面的。有正面,一定会有反面的存在。因此,Harvey黑暗哪一面让joker给敲醒后,整个人仿佛换了一幅灵魂一般,开始到处杀人。看着这样被摧毁的光明骑士,也许只能暗暗惋惜。但,至少,这只是一种过于极端的证明,而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回到《待业青年》,大约是两个月前,一个朋友不懂哪里翻出这套电影,看完然后介绍我说一定要看。我一直说,待会吧。等到这些天,花了两天时候,终于把电影看到最后一分钟。一开始,是不认同的。关于那第二个,也许没那么负面,却未必代表乐观的结局。一天之后,继续敲着这篇文。忽然想起,当初那位朋友,是否也是如此无解?然后我才明白,这样的一个选择,是一回事。他人的看法,则是另一回事。

原来我非不乐观,只是需要那么多一点的时间来证明所谓的价值观。

8 thoughts on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