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 文化这面镜子

“今天的浪会很平静。”
“你又知道?”
“当然!我有自己的方法知道。”
“嗯。。”
“你看天气,很好吧?”
“若阴天浪就会大吗?”
“也不是这么说,是看风吧。若早上从我家可以听见海浪声的话就代表今天的浪很大。”
“你家离海很近吗?”
“我家?当然不是!”

“都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那么喜欢涌入美人鱼岛!”
“因为他们都不是在海边长大瓜。”
“可是哪里又没有什么!”
“你当然会这么说,对你来说没什么的对他们可是有些什么。”
 

“这些鱼嗮来做么的?”
“嗮干以后要拿去做Belacan。”
“哦。。是这样。。”
“你知道什么是belacan吗?”
“我想我应该知道。。”
“你一定没吃过吧。。”
“我想我应该没吃过。。”

我想我是真的太久没交过新朋友了。日子久到我也有点忘了有朋友的日子是怎样的日子。虽然说和R的关系有点错综复杂。名义上是朋友私底下互惠互利却又仅仅意思意思而已。但,认识R也让我对好多事情都开始改观。

最初认识的R,酷酷的,没什么表情也没什么笑容更没什么说话。后来,渐渐混熟以后的R和最初认识的R就像两个不一样的人那样存在着。R,真的是个好人!

说起来其实有点好笑。有时候,和新同事聊起关于岛上居民的时候,我们都会这样下结论:他们都是好人。但是。。。在这所谓的但是背后,隐藏的往往就是很多经历教会我们的事。而R的好,不同于这些人的好。其不同在于,我可以异常放心地接受着R的好,而不必像在岛上时,担心受怕地接受着他人的好,再一边忧心重重地害怕着会为这些事付出什么代价。

混熟以后的R,是个很喜欢说话的人。他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小心翼翼地刺探你喜欢听些什么话再说些什么话。他想起什么就说些什么。他也从不怕伤害我地,非常尽兴地取笑我的一切。他最喜欢就是把他看见的,我的弱点,当成一个笑话那样讽刺着我,而重点在于,我又不会因此而对他反感,并在一起笑完以后觉得,面对那些曾经会让我引起负面情绪的事情,也不过如此。我会适应的。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更会因为学到更多而得到更多。

我相信,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各自精彩的故事。有时候,也许是生活环境,也许是教育背景等都会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对很多事都套上一层偏见。比如说,在西马居住的那段日子,因为周遭的耳语等难免开始对马来人套上难以磨灭的负面成见。在沙巴这里的民族和谐,去到西马就像个笑话那样存在着。那些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造成意见上的分叉,总在不知不觉中让那些自以为清醒的人尽情地取笑着另一些人。当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在说的是,网络发达,让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发表着自己的言论。而看见这些言论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我们无从计算,这些言论会造成什么样的impact。

记得发生沙巴事件的那段期间,中学同学间的讨论从事件的发展到偏激的言谈。某医院的护士写着,看见那些非我族的外来人在医院生的小孩都想掐死他们。我知道这些都是气话,事实不会真的发生。只是读着这样的言论时还是忍不住心寒。若在心底埋下这样的种子,那我们这些所谓的沙巴人和那些所谓入侵我们土地的人又有什么分别。

另外,因为国家大选热潮。在社交网络上发现某张照片,摄于沙巴某路上,照片中的布条写着:就算我们继续贫穷,就算基本设施十年如一日永远看不见改进,重点是BN继续赢下大选。我看了第一眼,心里想的是沙巴反BN的热潮也开始渐渐热起来。只是,在继续读着网民的言论的时候却发现,每个人都因为这布条而觉得沙巴人蠢到无药可救。我一边加倍心寒地读着,一边反思着,我们沙巴人真的那么笨吗?不论我把布条看几次,始终觉得这布条分明就是在取笑着BN的腐败。我无法客观地评论哪些评论的人为何会写下这样的评论。只因为就算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也无法全然了解并掌握沙巴所处的局势。

我想有时候我们真的是过于习惯把看见或听见的部分当成事件的全部来看待。但,这样的坏习惯往往让我们失去接触并认识更多的机会。

在这个月的时间内,接触着各式各样的马来人。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特别的存在着。当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比如在岛上,有看重自己个人利益多于看重村民利益的村长Albi,也有看重村民利益多于看重个人利益的Mohammad;有私吞工人薪水的Abdullah,也有乐于助人的Otong;在KB,有简直就是我的救世主的Ramzan,也有简直就是一团活动灾难的船长Jokmil;等等。

他们都是马来人。但并非所有马来人都像他人口中形容地那么糟糕。

而这一个月来,我开始慢慢学会褪去重重偏见这件外衣,不让这件外衣继续滋长可怕的无知。

7 thoughts on “3月10日- 文化这面镜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