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whale

#2

早上還是一樣睡到11點才爬起身。梳洗後到廚房泡了杯咖啡來喝。然後就在電腦前hea了一整天。

踏入這個2014,越發感覺自己的日子除了工作以外一無所有。沒工作的日子就像行尸走肉那樣什麼都不做地浪費著時間。也許整個2013投入了過多時間在工作上,我開始漸漸戒掉了很多消遣。因為經濟不允許,我戒掉了旅行。僅僅一年沒踏出沙巴,新的一年裡給自己許的一個假期卻沒想像中愜意。固然因工作關係而慢慢建立起工作上的社交圈子,但僅只於工作上。工作完成了,就回復身份成為名副其實的遊魂。正如大年初二的這一天。沒有地方可以去,沒有親戚可以拜訪,沒有朋友想問候,無所事事又一天。

也許這是我無法避免的輪迴吧。無論日子怎樣都應該給每一天找一個可以奮鬥的目標。比如說每日一博。記得2012年末,給自己買了一本日記本。從2013開始每一天寫一頁日記。一開始有難度,總在想除了流水賬以外還可以寫些什麼。寫著寫著也漸漸寫出了一個譜。也許日子越來越多難題的關係。日子很快過。不知不覺就寫了大半年的日記,每日一篇。再後來,當熬過了那段苦日子以後,卻慢慢把日記本給遺棄了。365日記因此腰斬。

我不想貫徹這個半途而廢的習慣。因此,我想在這新的一年,再次給自己定下一個功課。看看堅持可以換來什麼改變。

 

#1

睡醒起來,已經早上11點。梳洗後到廚房內泡了杯咖啡烏配南瓜饅頭。農曆大年初一的早上,卻沒有新年的感覺。除了比平常安靜的街道以外,一切如常。

下午到廟堂拜拜。才發現在這所謂的家鄉內,卻從未踏入過這家位在河邊的廟堂。風和日麗的這個午後,廟堂內並沒想像中的人潮和擁擠。偶爾聽見一只漁船經過,馬達達達達響起,然後周遭再次恢復安靜。新歡(konstruktor)和舊愛(FM2)內的底片也終於拍完可以送洗。

傍晚和家人到亞庇吃晚餐。回到家後就泡在電視機/電腦前直到午夜。

wpid-20140131_155826_1.jpg

 

 

价值观

再次踏入pangkor岛那天,迷迷糊糊地就闯入了岛上的世外桃源:Tiger Rock Resort。

在这个连路标都没有的半山上旅馆内,印度籍管家带领我们坐在周遭都让树林给围着的大厅内,眼前是一个人造泳池。在六人座的餐桌上,英国籍主人家缓缓地谈着在马来西亚生活的故事,以及他经营这家旅馆的理念。

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我无法自拔地享受着这里的一切。

在离开以前很自然地问起了这里的房间价格。我不必考虑就下定论说只要可以负担我会选择来这享受。因为我知道我买下的不是一晚的住宿而是一个体验。比较起在沙巴内面对了太多为了赚钱而赚钱的旅行社,不觉得游客量爆炸是一个问题的他们,靠的理念就是带进越多游客就能赚下越多钱,在有了更多钱以后就能带进更多的游客。坦白说,我不拒绝这样的理念,但是我也不会欣赏。

也许年级越来越长的关系,开始会在意每一个选择的价值所在。

单说住宿,因为地理位置和设备多寡等的关系,而产生价格的差异。在这选项当中,习惯性地会把每一个差不多的例子摆在一起比较。比如说,在lumut下榻的那三天,住了一家无论设备,舒适度还是干净度都属三星级的酒店,只是却比普通三星酒店还要便宜一半的价格就能住入。我觉得这是值得的。比较起沙巴某镇上,付同样价格获得的房间却是个老旧,连基本梳洗水源都不正常提供的饭店。再另一个比较,若要有同样设备等的酒店,只能在沙巴的主要城市内,以一倍的开价销售着。

坦白说我并不介意付更高的价钱。只是有时候付出更多的价格并不是一个获得满意服务的保证。

价格是死的。人是活的。因为价格是人订的。

有些人会为了赚钱而胡乱开价。我不否认这样的行为,只是,在订下价格的那一刻,顾客就会开始尝试。而一切关于这个服务值不值这个价钱等的口碑,都会影响生意的起起落落。若为了眼前一时的利益而失去长远的盈利。值得吗?

在飞机场野餐

image

早上六点在舒适的酒店内爬起身,刷洗准备把行李收拾收拾出发。CheCk Out,在MamaK档吃印度饼喝拉茶当早餐。然后搭上八点的巴士回Kl。巴士准时出发。摇摇晃晃超过四个小时才在中午抵达Kl。

即将结束的忙碌的四天出差,回家准备过年去。只是,这只是今年忙碌的开始。在这两天的实地考察,第一手资讯从各个方面涌过来。而我知道,接下来将面对的,是和过去不一样的环境。

不同于美人渔岛,在邦戈岛,不必为了最基本的交通而让自己变成一个厚脸皮的噢巴桑,到处寻求更实惠的入岛交通。这里有24小时电力,更开放的生活方式,更大的面积,更多的人口,警察局,医疗设备等。只是,这里也有更多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部分拥有不同的势力。

总而言之,不论在美人渔岛还是在邦戈岛,我们主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人。和人打交道,从来不是我的强项。只是,做了一年的工作,却依然如此地吸引。

纠结

2014,一月过半,除了纠结以为我找不到更适合描述这些日子的形容词。无所事事的日子总是特别快。我想给自己上发条,却不断让懒惰,无力,挫败等的形容词给打击。

今天醒来,把拖了几天的翻译兼补充短片给完成。老板进到办公室后宣布说我们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必须来一个清楚的了断。我一边听着,不再辩论些什么。我知道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也不想对未完成的项目说再见。只是,拖的时间越长,我的辩论也开始转变成无声的辩论。我无法再如最初一般,苦中作乐地说,会过去的,一切会改善的。

温室中的小花,不会明白外面世界的残酷。不曾跌倒的小孩,不会明白跌倒的痛,也不知道跌倒后自己得学会站起来,没有人会一辈子在旁守候帮助。

这一年来,我逐渐搞清楚自己工作。关于什么是慈善。慈善不是筹到越多的帮助就是越成功的活动。除了帮助的多少以为,更关键的是帮助的管道,被帮助的需求以及被帮助的人以什么心态接受帮助。

在这几个月来,放了最多心思的项目是从好不容易拿到的资金内完成通过很多很多会议才换来的执行计划。只是在该做的事情完成以后outcome却不如想象中完美。我知道不能对项目设下过于乐观的期待,只是问题却比想象中严重。在一次又一次的期待,质疑,失望,到争吵。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关系恶化,堆积地越来越多的不信任感。只是我不会再把自己摆在一个受害者的角色内自怜自哀。我开始接受上司的建议,正式把项目划上句点,然后离开。

当初想坚持的心情并非不见了。只是也许停下来,把时间精力放在另一个可以看见未来的项目更为实际。

进岛正式结束项目那天搭上了一个好几个月没来往的旅游公司。回到同样的码头,看到的却是满满的恐惧。把游客带入岛上的旅游公司以倍数增长着。去年只有三艘船的,如今已经变成六艘船在码头边standby。去年只有六家旅游公司,今年初开始多增加了两家。走在岛上,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树林被篱笆隔开,开始清理建设再在几个月后变成游客区。

看着这些来来去去的游客,无法团结一致的村民又怎么可能抵挡有资本有经验的旅游公司。

我看不见他们为了未来拼了的感觉。我也无法理解他们在看见越来越多游客涌到岛上,主要经济受惠的是那些出钱出力把游客网络建设起来,再把盈利投资回自己公司引进更多游客。看着游客数量的变化,岛上的村民依然依照传统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游客并没有实际给当地人带来经济上,生活品质上的改变。而部分岛民还是像个乞丐一样对着有财力有势力的相关方面伸出手索取利益,另部分岛民在面对某些不满的情况却不敢站出来说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能怎样?我不想因此造就了大家的依赖性。未来是你们的,不是我的。我做的这些事情都不是为了去你妈的伟大情操,这只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是帮你们争取机会送到你们面前,既然无人珍惜那我还独自奋斗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