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whale

人字拖生活日记

 

早上打电话给一个名叫Awang的人。下午另一个名叫Awang的人打电话来。通话到一半才发现认错人。开始习惯在电话内记下所有contact,但有时候却还是难免会对着陌生来电猜测究竟是谁来电。

○○○○○○○○○

其实我只是出去吃午饭。经过理发店时想说头发也该修一修了。结果在店员的说服下也顺便把头发烫了下。

总在一边羡慕着他人把自己打扮地美美出门却一边宠容自己的惰性。只是很多事,就算他人再怎么愿意帮忙,少了自己的允许主动等事情总不会有所改变。

○○○○○○○○○○

星期六的下午,煲一锅金瓜木薯糖水。时间貌似回到过去的样子,生活除了工作,还有多余的时间,做一些可以当兴趣的活动。

自开始下厨的日子,渐渐受到赞赏。无论这些是出自客套话还是什么,只是心底还是会甜滋滋的。一起在岛上十天的CK,某天watsapp我说想念我预备的食物。另一天在岛上,一边嚷着闹肚子的两人一边从有点抗拒说不想吃太多到后来把食物添了再添的份量。比较起public speaking,我想我还是对料理比较有天份吧。

○○○○○○○○○

临海的旅馆,临天亮就出发的行程。坐在窗口等柜台工作人员看天亮的自己,听见靠海船只的Morning Call,想起搭台马伦时听见的Morning Call。

○○○○○○○○○○

回家除草,才发现自己的体力还有待进步。抓着锄头,看着不论怎么除都还是那么多的野草,不禁感叹不是靠体力生存的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以前的我只知道窝在电脑前。如今的我甚至被船长取笑说我是流氓。在接下来的日子还有很多事要学习。除了除草以外,我还要学习种花种菜,堆肥施肥等。这样的生活不是很有趣吗?

○○○○○○○○○○

简单生活/生活简单。是否以前生活都过于便利,因此也不小心让自己变得贪欲,而贪欲也让自己忘了什么叫满足。只是,贪欲也有很多种。有的人贪钱财,有的人贪名利,有的人贪经验。我承认自己好奇贪经验,所以才会来到这,做这些莫名其妙的事。

○○○○○○○○○○

在台湾认识的大马朋友,在大马认识的台湾朋友,在日本旅行的时候邮寄了明信片过来。我也想去日本,只是想的欲望不够强烈,也因此一直都到不了。

○○○○○○○○○○

有些事不是不做,只是时间未到,需要酝酿该酝酿的力量。偶尔静下心听海,会发现坚持的豁达。

11月6日

坐船,坐长途巴士,坐船,坐车,坐飞机,坐车,坐船;
三个星期内,进了两次岛,回了两次家,出了趟400公里远的远门;
也许今天还在看着天色担忧,明天就在长途巴士内昏睡;
今天还在电话都无法打出的内陆地方过夜,过两天就在临海购物商场内唱K;

没写日记的这些日子一样漂浮不定。只是有些事经历多了开始越来越习以为常。早前很多未知数开始转化成资料记录在案。最近因为一些文书工作开始整理过去几个月哪些充满汗水和泪水的记录,才发现,所做的哪些不擅长的事,使用的资金再小,都无法让自己好过。反观最近,从策划开始一手包办,毫无困难就完成的一场远行(也有种感觉,只要离开岛上,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的轻松感)。开始渐渐摸清所谓的定位,这样很好。

最近很多事情开始往好的一面发展,渔船在船长的照顾下慢慢恢复运作,也接了预期外的生意;等了四个月的签名终于发了下来,耽搁这四个月的工程终于可以继续动工;一直多说少做的另一个工程,开始接收到不一样的声音,反对的,疑问的等,固然如此,我却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之成长。

没出门的时候,尽情地宅在室内做些没营养的事。总在一边鄙视着自己的不长进,一边窝在沙发上种马铃薯。出远门以前,到某公司开会,开完会以后,在天黑以前到某酒馆喝两杯。话题转换从某人独自去美国旅行到交通管制的差异。隔日带着两位退休人士进岛,非本国人的两人,在这过着比当地人更当地的生活。他们可以起早到1小时车程外的小镇吃早餐,也去过各个小镇的tamu(沙巴道地早市)等。从岛上出来,出远门公干,住进世界闻名的homestay。有别于沙巴其他著名景点,人们来这里志工旅游,体验道地的生活。听着住宿家庭述说着过往的旅客,来自日本的,澳洲的,欧洲的等的客人,有别于闻名世界的强国旅客。不禁想起,以前总在思考旅行的意义,但是,却从没认真思考过个人和整体其实是相互影响着,从思想到言行举止的差异都会影响着旅游的本质,反之亦然。后来,离开homestay,停留山打根半天一夜。想起居住在此的一个表姨。以前总觉得,只有外国人才会在退休以后努力充实自己的生活,做些工作时不会做的事。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周遭也不乏这样的人物。表姨到各地自助旅行,拥有比自己还丰富的背包经验,这里走走哪里看看,偶尔回家。一个星期后,接待某集团小组到岛上。见面以后才发现他们的身份背景和想象之间的差异。听着他们之间的聊天内容,才默默想起早前前主任说的所谓corporate base和community base的对比。

坦白说,待在这行业的时间越长,接收到的讯息越广,才发现为何之前的生活圈子只存在着差不多的工作和朋友之间诉着差不多的苦还有每天循环着差不多的思想。我们都知道世界无奇不有。但我们也有一种意识说那些无奇不有都是荧幕上的剧情,字面上的画面,和自己接触的生活终究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隔膜。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就算有一天看见了也还是需要时间消化才得以接受。

我的C9之行 – miso walai homestay kinabatangan

从美人鱼岛出发,搭差不多两个小时的船,两个小时的车到亚庇市区过一夜,次日早上出发,再搭另外六个小时的巴士,带着八个鲜少有机会出远门的大婶和一个助理来到几百公里远的这个地方观摩学习看世界。

KOPEL / Miso Walai Homestay, 是个由community自己经营的旅游资源。和传统旅游商业化的区别在于,他们以传统的文化为卖点,从增加自身收入到维护大自然,历经几十年的奋斗史,来到今天的成就。正如KOPEL主席在行程闭幕禮说的:虽然我们是马来人,可是我们反政府资助的福利。如果我们选择依赖政府,我们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而这样的例子,正是我们想要传达给村民的讯息,因此我们出现在这里。亲自体验他人如何经营这样的一个行业。

Homestay, 住在村子的屋子里,和屋主住在同一屋檐下。说了几百遍的介绍,到亲自体验的感觉其实还是蛮新奇的。

习惯了岛上走路就可以抵达的距离,对于这里吃饭走路都要汽车接送觉得不习惯;
习惯了岛上仅有的12小时电力,对于这里可以拥有24小时电力而觉得羡慕;
习惯了在岛上总是因为安排不妥当而经常有一餐没一餐的,来到这却有喂猪的感觉,早午晚三餐外加早午茶,总是对着过剩的食物觉得罪恶;
习惯了在岛上称王,在这里为了学习用手吃饭而吃到手指痛;
习惯了岛上听海的宁静,对于在这位在高速公路旁的噪音就觉得不习惯;
习惯岛上过分依赖天气的活动,对于这里活动满满却不会过分的行程觉得佩服。

在很多的习惯和很多的不习惯之间,五天四夜就这样过去了。

Anak Kampung

说起来我也忘了当初究竟是从哪里听见这首歌,只记得的是总在无意间听见,而每听一次旋律就一点一点刻在脑海。直到某天,再次从住处楼下的pub听见这首歌的时候,忍不住爬上优管寻找答案。只是,不知名不知歌手什么都不知该怎样挖出一首歌呢?就这样,花了好一段时间,打出可以联想到的关键字再一个一个点击试听。却什么都找不到。就在差不多放弃之前,努力回想歌词,打下orang kaya这个字眼,点击打开,听见前奏就知道找到了。

anak kampung
Memang aku ini anak orang miskin
Tiada apa-apa yang dapat ku berikan
Engkau memang cantik
Memang tidak padan dan tidak sepadan

Aku anak kampung tiada pelajaran
Kuli-kuli sahaja memang tidak padan
Cantik bah kau itu
Banyak yang tergoda lagi orang kaya

Tiada kereta ku bawa kau jalan-jalan
Rumah ku pun tiada adapun bapa punya
Apa lagi belanja mau bayar berian kawin sama kamu

Bukannya ku tidak suka sama kamu
Tapi aku takut hidup kau kan sengsara
Kerna aku cinta aku lepaskan kau sama orang lain

Engkau masih muda cantik lagi menawan
Janganlah kau cari lelaki macam saya
Engkau memang cantik
Nanti kau menyesal tiada guna

歌找到了,比印象中还短的歌词,一再重复的旋律和歌词,结果是歌还没完整听完就关掉了。
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没想到的是,早上坐在车上时从电台传来了这首歌,让我回到电脑再次爬上优管打下anak kampung这两个字。然后发现,这首歌的流行度真的不可低估。除了原版Jimmy Palikat的dusun版本和马来文版本以外,还有各个地方的parody。

Anak Kampung – versi orang kaya

Anak Kampung – versi Sarawak

Anak Kampung – versi jawapan perempuan

Anak Kampung – versi melayu Kelantan

Anak Kampung – versi Johor

就这样,好像着魔了一样再次一个一个点击打开来听。一首一首听下来,除了搞笑部分以外,还是觉得原唱好听。
听着听着,想起某个多年深入sabah sarawak内陆和当地土著合作的外国人说sabah比sarawak好的地方是,sarawak的ethnic groups远比sabah的数量来的多,就算身在sarawak国际机场,也可能完全听不懂周遭的人的对话。
身为马来西亚华人,在外国人面前可以流利使用三种语言交谈的优势,却没他人眼中的那么了不起。小时候读书的同学很多都是土著,基于学校教育的关系大家还是一样可以使用马来文沟通。开始前往岛上的工作的时候却因种族语言问题搞得一头雾水。那时候才发现,马来人也有各自的etnic group,就算是马来人说的也未必是马来话。
根据wikipedia资料显示,sabah总共有25个ethnic group,39种sabahan language。其中我有听过的却一半都不到。象我这样本来就没什么天分兼懒惰的人,应该花上多长时间都学不会这些看起来已经眼花缭乱的语言吧。

10月3日

以前,总以为只有走出自己的世界才能看见这个世界。
如今,就算处在自己的世界也能接触外面的世界。

wpid-pic20130924121837.jpg

貌似不久前,国际化不过是消遣时书上会阅读到的词汇,而如今却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工作部分,生活部分。不管愿意不愿意,世界一直都在以自己的速度转变着。

今天下午和某位上海招聘的代表谈着短期志工团的合作,听着双方的谈话,开始想起曾经的一些梦;上星期接待某位即将合作差不多绕过整个世界到处潜水的法国人到岛上,最初还在懊恼该如何在地联络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才发现watsapp是个世界通用就算使用不一样的国际号码依然方面联络的好工具;下星期即将招待印度某位亿万富翁,主任的紧张和天气的变化让计划每天都在改变着;同一个星期,skmm会到岛上收集改善通讯方面的相关咨询;再下下个星期,带着一团人到400公里外的Home Stay观摩学习。

这是个充斥着收集资料和安排行程的月份。大多数时候都是害怕的,没自信的,就算加入这间公司经已八个月了。八个月的时间,很短,却很快。有压力地透不过气的时候。有难过地想逃的时候。面对的都是认知外的世界。太多陌生的事太多该学习的事,也不忘那些快乐开心的事。另一些时候,以为好不容易可以面对一些较于熟悉的事物,而结果却意外地糟糕。

记得上个月初,和两个大学生一个牙医在岛上10天。放晴的某天,一起走到岛上尾端潜水看海。第二次走到只有海滩和海水的尾巴,这里看不到村子,也看不见游客,360度的视角看见的只有蓝蓝的天空和海,一大片白色的沙滩和一片树林。也许被自由的感觉冲昏了头。回到屋子才发现钥匙不见了。空着肚子拖着累了一天的身躯,带着即将没电的手机再次走上将近一小时的路回到沙滩尾巴找钥匙。天很快黑了下来,同行的三个人一样跟着前进。我感动地想起了最初来到岛上的经验。想起一同在岛上10天的10个大学生。好怀念的感觉。

也许,在经历了相较下沮丧的情绪才更珍惜意料外的感动吧。

身边接触的人来来去去。有些人笑著来笑著去;有些人笑著来却不欢而散;有些继续保持联络;有些人不如不见。也许在这世界混的时间不够长,自己始终无法熟练地圆滑地把每件事处理好。打着这篇文的时候手机传来的是恐吓的讯息。我一边读着讯息一边想起过去。收到恐吓的话早已不是第一次。在过去,心底总会充满郁闷无法释怀。越是忙着分析越是难受。总要花上好长一段时间才得以解脱。而如今,读着讯息,不再如当初般恐慌。我知道,很多事根本不存在对错问题。站在不一样的角度看事情,对错永远无法达成结论。

上个星期,一不小心就堡完了最近挺夯的《半泽直树》。一不小心就跟着热血起来。“人若犯我,我必以牙还牙,加倍奉还!”剧中直树的口头禅,一不小心就跟着念了起来。无论是十倍奉还,还是百倍奉还,让人感动的,是直树不服输的个性,还有他所坚持的信念。生活就是如此吧,总得相信自己,才会有发光发热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