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

後來,當我再次打開youtube搜尋信的歌來聽的時候,又想起了n年前和C唱k時的對話。
-我不明白為甚麼你都喜歡那麼唱地很用力要生要死的歌。
-你喜歡的信樂團才叫唱得很用力吧~~
我想,就算來到今天的我還是無法明確描述在我心中所謂用力的定義,但還是一樣保持著同樣態度聽著同樣調調的歌。
若硬要掰個可以說服的理由,以詞至上應該是王道吧。
就算五月天阿信寫的詞多唯美好聽,但五月天所營造的那一個世界卻是那麼地五月天。彷彿聽著的是玻璃球內的世界,靠近,卻始終隔了一道無法踰越的牆。
而牆由心生。說穿了,自己只是更喜歡無奈卻看透的現實,隨著一道又一道的問題,拋出,然後接受。不同時間聽著,然後貼上不一樣的感受。
也許失戀的時候會一遍又一遍地聽著《溫柔》;也許看了《志明與春嬌》後會找來《志明與春嬌》不斷重播著;也許在聽了《乾杯》以後就會自然地找出《如煙》來聽;也許。。
但,這些或許都有時間限制。特定的時間點以後,也許想起,卻只是找來聽一遍,然後就換另一首歌。
但,早前信樂團的歌,到如今的信,卻有一種貫穿生命的魔力,讓詞都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座右銘。聽了,就會忍不住深深烙下印記。
而這,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某種選擇的主觀。

-愛沒有聰不聰明,只有願不願意

-享受現在,別一開懷就怕受傷害,許多奇蹟我們相信才會存在

-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後,要拿執著,將命運的鎖打破

-一直往前走,就算世界已變得醜陋,一看見遼闊,所有悲傷都沈默,牽掛所有的溫柔找到新宇宙

-天知道勇氣需要太多的承受,我知道一萬個理由都不能當藉口

-重複做一個夢懷疑時間凝固了,把明天殺死了

-曾經飛蛾撲火的勇氣,只剩一聲歎氣,漸漸忘記

-我們都怕寂寞,我們都想解脫,在開始的時候都想認真在一起

-用煙火表演,假裝趕走黑夜,不再期待寫下燦爛美麗的詩篇

8月24-致那些不斷在我的生命中退色的每一個人

還是一樣睡不著的晚上,爬起身來連上網,一個不小心發現某個挺有趣的網誌,深夜一點就過去了。眼皮開始抗議。手指卻不受控制地不斷點擊著另一個看起來就想閱讀的標題。就在這樣的一個晚上,讀完《死在路上也不錯》以後的這個晚上,開始想找出《深夜特級》這本書來看。但想想應該不可能。就上豆瓣電影看看,也許明天就可以挖出來看。但這是明天的事。然後,忽然想起甚麼一般,好想對著紫娃來一個90度鞠躬,感謝她一直以來都在包容著我的怪誕,總是陪我上電影院看那些不明所以的電影。而更多時候都讓我覺得挺不好意思的,明明就不知道故事在說些甚麼卻還是硬要去看,最後落得尷尷尬尬地,然後下一次再次來一個歷史重演。但這感覺起來就好像過了很久的事一般。而不知怎麼地最近總在頻密地想起從前。記得學院結束以前拼了老命地大哭一場。並非因為學期結束而是因為再次把人際關係徹底搞砸地革命性哭泣。記得當時還好有爛漫的足球隊論的安慰。就因為有人可以靜下心來安慰才讓自己能夠靜下心來停止哭泣。感覺上在那以後經歷了好多好多以後的好久好久都沒想起的事,卻又在這樣的時候忽然想起。讓我有股衝動想離家三個月。只要出門在外,每天煩惱著每天的住宿,大把大把的時間該如何浪費,如何利用有限的金錢走上更長遠的路,在享受和落魄之間的抉擇。每天光煩惱著這些基本需求地過著日子,就很容易可以讓自己好過一點,不再執著地去想起那些經已過去的回憶,消耗著每一天的精神需求。但理智果斷地告訴我不能這樣。至少現在還不能。至少還要再忍耐多幾個月。就在昨天,走到小時候都在光顧的理髮院,再次把頭髮給剪斷短了。想起將近一年前把蓄了差不多兩年的長髮給剪成耳朵以下肩膀以上的長度。那時剛巧失戀。剛巧老闆把我調到另一間有一個樂觀又開朗的同事的分行。剛巧那時候即將離職了。剛巧那時候到清邁走了一趟。很多很多的剛巧,讓兩位老闆都在不斷感歎著我比從前開朗。人類,畢竟還是會隨著環境改變而改變的動物吧。就這樣一年過去了。若把時間調到更早以前,兩年前的8月23。我依然清楚記得,就在那一個天晴神之復活節,第一次喝個爛醉如泥,卻被同場的人說我怎麼看起來那麼清醒。再後來,搭夜班火車回台北。和岱芳老師吃早餐聊天。然後搭飛機回到吉隆坡。在外流浪一個月以後,回到吉隆坡不到一個星期就找到一份工作。就在我們選擇工作的時候工作也在選擇我們。記得那時候,紫娃還在到處打散工,王子和我一樣失業然後在同一天開工,爛漫和啊克在當時也沒有另一伴。就在當時而言,可以聊天的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就是正經事。再後來,開工以後,工作休息時間都開始和大家對著干。和朋友之間的聯絡也越漸疏離。一天又一天,努力安排著時間表。直到一年後的七月。和神經病一伙到停泊島。回到吉隆坡後還趁著工作的空擋陪他們一同去sky bar喝酒到mamak檔聊天再來個馬拉松早餐會。甚至預支假期前往馬六甲來個深度暴飲暴食之旅。更神奇的是,不久以後竟然也排到時間可以和紫娃和王子上街唱k去。只是,快樂時光結束以後,暴風也跟著來臨。因為這樣的時間安排,我開始被貼上標簽“我的世界中心是你,你的世界中心卻是朋友”。也許就當時而言他是說對了。我無法拒絕那麼難得可以和朋友聚在一塊的歡樂時光。只因為和另一伴的相處遠沒有和朋友間的相處那樣得來不易。再後來,二度回到清邁的那一次,在離開前一天,相機莫名其妙地卡著了。無法使用相機的沮喪,讓一整個人都無法樂觀起來。就算抵達檳城那一天和西班牙教師聊地再愉快也好,最總還是選擇次日醒來就離開檳城的決定。回到吉隆坡以後,就算想找更多的朋友聚餐也好,卻始終堅持著很抱歉我不能去其他地方只因我必須在離開前拿回送修的照相機。也許今天我就狠狠後悔著當初的決定。但,就算時光重來我想我還是一樣會選擇同樣的決定。二十幾年的相機用久了需要保養。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友情也一樣需要維護。只是,送修以後的相機還可以用上好一段時間。努力保持的友情,確非努力就有結果。而我們,也只能趁著溫度依就的時候緊緊抓著不放。當保存期限過去以後,一切都會變質。我們也不能再好像以前那樣,從容坐下聊著聊著你懂我懂的那些破事兒,就算偶爾搭錯線,讓人有股衝動想翻桌,最總還是靦腆坐下,假裝忘卻那些不愉快的爭執,繼續無理頭地聊著從前現在和未來。

8月21-有时蜜糖有时毒药

《死在路上也不错》已经读超过一半了。从没试过带着那么复杂的心情去阅读一本书。就好象把自己泡在咖啡内,泡久了,身上难免会充满咖啡味那样无能为力。就在一整个烙印的过程当中,我们无法选择只接受自己想要的然后把不要的统统都丢掉。就好象一整年都是夏天的马来西亚还是会有晴天和雨天的存在。无论我们要还是不要都一律得接受。就在如此复杂且无能为力的过程当中,开始渐渐平下心来分析为什么。为何最初会走到这样的地步而为何后来却难免难堪。为何当初心甘如此选择为何后来又心甘如此接受。才发现,在最初选择过程中所产生的不以为然,总以为可以随着时间来淡化的,却渐渐茁壮成长,最终形成其中一个无可抵挡的致命武器。而矛盾的是,在哪无以名状的伤感之中,却不仅仅存在着伤痕这回事。最爱和不爱总是肩并肩存在着。不爱并非恨。以恨来形容不爱也非最贴切的词汇。不爱就是不爱,从不爱到恨之前还有一段路。无论那段路多长多短,不爱和恨都不能划上等号。再后来,不爱的越发不可爱,最爱的更是无处抵抗地更爱着。只是,最爱之中始终存在着不爱。
如果,在这其中蕴含的仅仅是背包上路这回事。我想,我不会如此激动如此无能为力。毕竟,在这区块上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就算山穷水尽体力透支都还是可以接受并预备即将接受的体验。只是,在情感方便,它却像一个黑洞那样,把无论好的坏的都吸收个精光,却又看不见尽头的存在。我不知总计究竟损失了多少理智与情感。只是,望着这些逐渐被消耗掉的部分,什么时候才会抵达尽头并转换为能量,却是如此煎熬的一个等待。
生活从来就不是故事书。当故事书来到最后一页,无论结局是好是坏。ending就是ending。也许现在的电影都喜欢生活化。因此不断可以看见不少故事都开始出现续集,第三集,甚至是前传等。当,历史一再提醒着,众多的续集当中,很难很难才会出现对味的延续。更多的情节往往需要更强大的情节以避免空洞乏味。可在这里要说的并不是电影也不是故事,而是生活。生活所需的不仅仅是看透还有贯彻,就算接受并选择,改变或维持。都仅仅是一张铺天盖地的网,其中那一个小点。点和点之间多面性地连接着。交织的范围不是说努力就会看清。就算选择忽略也不碍生活地包围着一整个世界。

8月17

1. 读完《吃苦才是王道》以后,开始拿起《死在路上也不错》。在那之前还读了《无家可归的中学生》,在离开朋友家以前努力消化完的《深夜食堂》,还有花了大半年,断断又续续,好不容易来到最后一页的《世界末日的冷酷意境》。就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至于《村上朝日堂嘿哟》,好像也是上个月才读完的事。

2. 太多想做的事却太少的时间。因为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若把想做的事都匆匆忙忙地做完就太没意义了。只好一边等着时间的到来一边装备着自己。

3. 明年四月的神山行,将是另一个启程前的锻炼。把自己关在家一年,也是另一个启程的准备。我不知道,关于那一个启程,还要花上多长的时间才能成行。但,终归有一天会来临的那一个启程,将会是我的下一个目标。一个绝对不能在启程以前就宣告结束的目标。

4. 有时候,会不明白为什么朋友们可以把周星驰的戏看得滚瓜烂熟。就好像不明自己何以能够在看了N遍的White Chicks以后还可以安静坐在电视机前再看一遍。

5. 我們都不喜歡和聊的來的朋友之間上演漸行漸遠的戲碼,卻又無可避免地回到同樣的劇情內。

6。看電影的氛圍很重要。電影畫面所營造的氛圍也很重要。看電影時的精神氛圍更重要。但是,無論找了多少個不該到電影院看電影的藉口,只要有機會最總還是一樣會走回電影院內。然後帶著滿口怨言走出來。也不是說在電影院內看電影就是花錢受罪。只是,想要在電影院內看到想看的電影卻不是件容易的事。然後開始懷念著,當火車緩慢前進時,舒適地靠在臥鋪內,戴上耳機觀賞的優質電影。

7。到頭來,會發現,分享感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最貼身的感動,並非人人形容那樣簡單。往往一瞬間的感動,在那之前可能是因為不止一個點的存在,才足以帶來爆發力十足的觸感。

比如說曾經因為無處可去,落得只能待在24小時的便利店等天亮。漫長的夜晚讓人難過地只想哭卻又只能忍著不哭。到看見黎明那道曙光的感動。甚至是多年以後落得幾乎同樣的田地,然後開始學會如何讓自己以最舒適的姿態渡過漫長的夜晚。而開始感歎著。

想起來還是很愉快的夏天。

-為甚麼沒看見你把相機拿出來拍照?
-因為我想專心走路。
-那好啊。記得有次,有個人忙著拍照,結果踏錯地方,相機就沒救了。
-真可憐的傢伙。

這是下山時和登山導遊的某段對話。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只要腳步停下來,我還是忍不住把相機拿出來拍照。
路上,真的好多東西可以看,但是,專心走路卻是那麼重要的一件事。
因為有時候,可能是走在樹與樹之間的小路上,有時候可能會經過小瀑布,有時候可能會穿過比人還要高的植物,有時候還會通過山上原住民種山米的地方,甚至有時候,跟著前面的人走,也會懷疑這真的是路嗎?
跟在後頭的登山導遊也不斷說話。有時候,他會指著某個植物說這是咖啡豆,等,諸如此類的。
比起爬神山的時候,除了一直一直往前走,然後不斷遇見很多很多的人以外,就沒甚麼讓人留意的風景,這次爬山,真的是太好玩了。


渡河。


教訓。


山上的雜貨店。